《3D打印世界》讯/最近丹麦研究人员实现了3D打印修复手术的重大突破。丹麦研究人员将中空的3D印刷的骨植入小鼠的颅骨中,植入的3D打印骨头不仅没被排斥,还能在宿主组织中生长,甚至可以形成骨髓。这可是全球首例!
替代骨或软骨的生产是3D打印技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,一个成功的解决方案有可能极大地提高成千上万人的生活质量。利用先进的3D扫描技术和相对便宜的材料,外科手术变得更加高效。3D打印技术比以往其它任何技术都适合做植骨。在这个领域成功的手术案例已经屡见不鲜。在过去几年里,都有关于3D打印的胫骨和胸骨,以及一个癌症病人的3D打印颌骨成功植入的案例。
但是,3D打印技术的应用还是长路漫漫,有一些特殊的问题亟待解决。骨头是一种复杂的结构,外部是钙结构,内部是重要的白细胞生成骨髓。与其他身体部位不同,随着年龄的增长,一个孩子的骨骼会发生剧烈的变化,生长不可预测。给一个少年成功植入的3D打印骨植入物得适应身体骨头生长。而即使对于成年人来说,如果骨头植入物不能生长到周围宿主的骨组织中,排斥反应也会导致危险的感染问题。过去大多数3D打印骨植入物都是由某种金属、塑料或复合材料制成,这些材料往往被身体当做异物。
这是首例宿主身体成功完全彻底接受3D打印骨植入物的案例。尽管是在老鼠的身体上,但人体实验也不远了。这个项目是由南丹麦大学的副教授Morten Østergaard Andersen和SDU生物技术开展的。这次试用的材料是人造骨材料,不是金属或塑料材料。该材料既能像骨头一样强壮,但也能和3D打印机挤压兼容。
“实际上3D打印出来的是陶瓷。大多数人的骨头都是陶瓷。我们混合了一种主要是磷酸钙和脂肪的粉末,使得材料非常仿生和逼真”。老鼠实验非常成功,研究人员希望能尽快进行下一步研究。人造骨的所有材料都已经批准可用于人体,在猪试验测试之后,就有可能在人类身上进行试验。
这种新型人造骨前景可观,一些外科医生如欧登大学医学院修复科的Torben H. Thygesen都让他们的颌骨手术病人等待临床试验的批准,而不是尝试现有的植入物。如果这种新型人造骨最终被批准,那么就是患有颌骨癌、骨质疏松等病的患者的福音了。
编译自:3ders.org
此文为《3D打印世界》编译,欢迎转载,并请注明来源(转载自《3D打印世界》)
《3D打印世界》——中国3D打印行业第一本专业读物(点击可在线阅读)
搜索官方微信账号:“3D打印世界”,新鲜、有料、深度3D打印资讯,尽在3D打印世界!